看 最新文章/熱門文章 / 點下去就對了!!

親愛的好朋友們,歡迎您來訪骨科王智毅的部落格,王醫師目前為台北醫學大學雙和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專精於骨科微創手術,關節鏡手術、人工關節手術及脊椎微創內視鏡手術,這裡有王醫師用心撰寫的衛教文章,感謝各位能撥冗閱讀,也請您不吝留言指教,若有醫療相關諮詢,建議您到門診一趟,才能得到最正確...

2025年7月9日 星期三

半月板根部斷裂 / 無聲的膝關節殺手/ 台北醫學大學 雙和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王智毅

 歡迎您

追蹤我的FB粉絲專頁:

雙和-骨科王智毅醫師 / 關節鏡 / 運動醫學 / 脊椎科學

訂閱我的youtube 頻道

微創骨科王智毅醫師


半月板根部斷裂 --
無聲的膝關節殺手

 在我們的膝關節裡,除了關節內前後十字韌帶及關節軟骨以外,在關節內外側還有兩片半月狀軟骨, 稱為半月板. 半月板主要功用是關節內的避震器,能幫助力量的傳遞,減少股骨及脛骨的接觸壓力,幫助關節潤滑及供應軟骨營養. 半月板軟骨長得像兩個C型,一個在膝關節內側,一個在膝關節外側,半月板軟骨根部部位會牢牢固定在脛骨上,邊緣部位則附著在關節囊上。

如果根部發生斷裂,會使得整個半月板向外滑出,有些病人會清楚描述在膝關節活動到某個角度會有個東西擠出來,然後動一動又會再跑回去。

 半月板根部斷裂的發生率

 半月板根部斷裂以往覺得很少見,但是其實是因為非常容易在核磁共振或甚至關節鏡手術中被漏掉, 目前認為半月板根部斷裂有將近三成比率.  半月板根部斷裂會使得整個半月板避震的功能完全失效,導致快速的關節軟骨破壞及關節微小骨折.

半月板斷裂如何發生

常見病人描述有一次的扭傷,膝蓋後方有疼痛,有些病人描述是在做深蹲訓練或是膝蓋過度旋轉導致, 之後慢慢整個膝蓋內側會有疼痛

半月板根部斷裂如何診斷

半月板根部斷裂,X光看起來是正常的,必須要安排MRI,仔細看才看到有半月板根部斷裂及內側股骨頭骨壞死影像

治療方式 

1. 保守治療

基本上,保守治療成果是不好的,根據文獻分析,在追蹤30個月以後 有三成保守治療患者接受了全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整體而言,保守治療五年後追蹤,不滿意度高達9成,大多數患者膝關節退化程度快速惡化

 

2.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分為兩種,一種是目前已被視為無效治療的半月板部分切除術(雖然很多醫師還在做這種手術),另一種是目前主流技術-半月板根部縫補手術。

A.半月板部分切除術

在過去對半月板根部斷裂病因及預後不明的時代,半月板部分切除術的確是許多醫師會選擇的技術,這個技術相當簡單只把半月板破損部位做清創,雖然病患會覺得疼痛感改善了一些,其實很快又會再痛起來,目前認為半月板部分切除手術結果跟保守治療是一模一樣的,關節退化仍然不可避免,可以說半月板部分切除手術是一種無效治療。 

B.半月板根部縫補手術

有越來越多文獻顯示,半月板根部縫補後,能大幅降低膝關節退化風險。但是有些狀況如合併半月板退化性破裂、半月板組織品質不佳,已有嚴重的關節退化,關節有明顯內翻變形,體重過重,關節軟骨超過兩公分缺陷,其手術縫補後結果較差。

 目前主流的手術縫補方式為根部缝合後缝线经胫骨隧道固定於脛骨前端,使用特殊設計的瞄準器及自動縫合器械,一般而言 能夠精準的完成半月板根部縫補.

 術後的復健期程

半月板根部縫補手術後六周,需使用膝關節護具,患肢盡量不踩地,頂多腳尖輕觸地面, 可以活動膝蓋,角度限制在0-90度,六周後可逐漸增加踩地力道 及活動角度. 一般來說, 病患要回復到可以從事高強度衝擊運動, 可能落在6-9個月. 

看更多骨科衛教文章(請點我)


作者台北醫學大學 雙和醫院 骨科專科主治醫師 王智毅

經歷: 

新光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林口長庚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關節鏡醫學會會員

肩肘關節鏡醫學會會員

脊椎外科醫學會會員

脊椎內視鏡醫學會會員

手外科專科醫師

專長:

1.  微創骨科關節鏡手術
     膝關節鏡:前十字韌帶重建(延伸閱讀)、貝克氏囊腫關節鏡手術(延伸閱讀)、半月板修補術、關節軟骨退化
     肩關節鏡:旋轉肌腱修補(延伸閱讀)、肩關節唇盂破裂(延伸閱讀)、習慣性脫臼重建手術(延伸閱讀)、五十肩手術(延伸閱讀)、鈣化性肌腱炎(延伸閱讀)

    踝關節鏡 / 腕關節鏡
2. 微創人工關節置換膝關節、髖關節(延伸閱讀)、肘關節、肩關節(延伸閱讀)

3. 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延伸閱讀)
4. 微創骨折外傷手術

5. 再生醫療自體血小板濃縮液注射(延伸閱讀)

網路掛號:  雙和醫院(請點我可連結網頁)

門診時間:周一上午  周一下午  周三上午  周四下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