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最新文章/熱門文章 / 點下去就對了!!

親愛的好朋友們,歡迎您來訪骨科王智毅的部落格,王醫師目前為台北醫學大學雙和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專精於骨科微創手術,關節鏡手術、人工關節手術及脊椎微創內視鏡手術,這裡有王醫師用心撰寫的衛教文章,感謝各位能撥冗閱讀,也請您不吝留言指教,若有醫療相關諮詢,建議您到門診一趟,才能得到最正確...

2025年7月9日 星期三

膝關節內側退化? 保守治療沒效的話,又不想換全人工膝關節,還有其他方法嗎? 換一半的人工膝關節 以及 切一刀的高位脛骨矯正手術 如何選擇? 台北醫學大學 雙和醫院 骨科主治醫師 王智毅

 歡迎您

追蹤我的FB粉絲專頁:

雙和-骨科王智毅醫師 / 關節鏡 / 運動醫學 / 脊椎科學

訂閱我的youtube 頻道

微創骨科王智毅醫師

較年輕病患換全人工膝關節後的隱憂

膝蓋退化非常嚴重時,最終需要使用全人工膝關節置換, 這個手術大家應該都不陌生, 但由於全人工膝關節是有一定的壽命的(人工關節墊片會有正常磨損), 所以通常比較適合使用在年長的病人, 想像一下如果你很年輕就換了人工關節, 那很有可能過個十年,又要再換第二次. 人工關節再次置換,當然術後成果沒有辦法像初次置換那麼好,不僅關節的穩定性可能有影響,術後發生併發症,如感染,骨折的風險較大。所以如果真的比較年輕就發生膝關節退化現象,這時候保守治療若也嘗試過沒有改善,以下這兩種手術是你該好好了解的:高位脛骨截骨矯正手術 半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何謂高位脛骨截骨矯正手術? 

簡單來說,高位脛骨截骨矯正手術,是在小腿骨靠近關節處切出一道截骨切線,創造出近似於不完全骨折,之後調整到理想的角度,如此將關節的受力從已經損壞的內側部分轉移到外側,再使用鎖定式骨板固定,這樣的手術 並沒有破壞到原來的膝關節,所以又名保膝手術,這種技術過去手術品質不穩定,相當仰賴手術醫師的個人經驗,然而這幾年,3D列印結合電腦斷層掃描輔助下,使用客製化的切骨模板,讓醫師能很精準且安全地進行手術.

上圖: 高位脛骨截骨術示意圖,左邊為膝關節內側退化性關節炎,可見膝蓋呈現內翻變形(俗稱O型腿)  如此將導致膝關節受力軸線更加偏向內側,增加內側關節面承重,加速內側關節炎惡化,右圖則是以進行矯正截骨矯正後,將受力軸線偏移到膝關節外側,讓膝關節內側軟骨有機會進行修復與再生。
上圖: 左方為進行高位脛骨截骨術時的關節內景象,可見關節軟骨大面積毀損,裸露出下方的硬骨,本次手術亦使用軟骨再生促進手術(微骨折手術) 刺激形成新生軟骨,右方為術後兩年後追蹤,可見再生的軟骨完整覆蓋整個內側膝關節。

何謂 半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另一種手術, 叫做半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又稱牛津半膝、活動式半膝、英式活動半膝,這是由牛津大學團隊發展,至今已有將近40年,中間歷經不斷的演進,累積了大量的經驗,是目前相當流行的手術技術。半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是一種表面置換的概念也就是,壞哪裡換哪裡, 由於退化性膝關節炎多半由內側開始,導致內側半月板破裂,內側關節軟骨磨損, 於是半膝人工關節就是指移除內側半月板及內側的關節軟骨,保留大部分外側軟骨,前後十字韌帶和副韌帶,因為破壞很少,所以除了傷口可以比較小以外,手術後會覺得比較自然,恢復較快.



 







上圖: 牛津半膝術後x光片,可以看到僅移除部分內側股骨與脛骨,還健康的外側軟骨及髕骨軟骨皆完整保留

換一半的人工膝關節以及切一刀的高位脛骨矯正手術該如何選擇?

這兩種手術都是適用在內側單踝退化性關節炎,不過在選擇上卻是大有學問,其實是有很多細節部分要注意的.

首先,以下患者是不適合接受上述保膝手術或半膝人工關節置換的(很重要!開錯了會失敗!)

1.  發炎性關節炎如痛風性關節炎 及類風溼性關節炎

2.  肥胖病人BMI>35(BMI最好小於30)

3.  膝彎曲孿縮>15

4.  矯正到理想角度會超過20度者

5.  合併髕骨股骨關節退化或外側關節退化

6.  韌帶(包含內外側副韌帶及前後十字韌帶)鬆弛不穩定

7.  走路時會有動態內翻變形

另外, 高位脛骨截骨術較適合在年輕病患根據文獻分析 , 年輕病患<65歲者,成功率約為77%年長病患>65歲者,成功率約為61% 超過65歲者每增加一歲失敗率提升 7.6%  

 

  半膝人工關節則建議使用年齡>60歲,研究顯示<55歲使用半膝人工關節其未來進行翻修手術(重置為全人工膝關節)55~64歲高,對於年紀越輕患者(<60)其滿意度也較低,半膝人工關節不適合需要高強度運動及工作者

 

依手術後能從事高強度運動或工作比率,重返運動及重返職場所花的時間,高位脛骨截骨術比半膝人工關節快,兩年追蹤下來 62%高位脛骨截骨術能從事高強度運動,半膝人工關節則只有28%.

整體考量下來

高位脛骨手術適合較年輕高強度活動 中度O型腿 較輕微的關節退化程度

半膝人工關節適合較年長 低強度活動 輕度O型腿較嚴重的關節退化程度






看更多骨科衛教文章(請點我)


作者台北醫學大學 雙和醫院 骨科專科主治醫師 王智毅

經歷: 

新光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林口長庚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關節鏡醫學會會員

肩肘關節鏡醫學會會員

脊椎外科醫學會會員

脊椎內視鏡醫學會會員

手外科專科醫師

專長:

1.  微創骨科關節鏡手術
     膝關節鏡:前十字韌帶重建(延伸閱讀)、貝克氏囊腫關節鏡手術(延伸閱讀)、半月板修補術、關節軟骨退化
     肩關節鏡:旋轉肌腱修補(延伸閱讀)、肩關節唇盂破裂(延伸閱讀)、習慣性脫臼重建手術(延伸閱讀)、五十肩手術(延伸閱讀)、鈣化性肌腱炎(延伸閱讀)

    踝關節鏡 / 腕關節鏡
2. 微創人工關節置換膝關節、髖關節(延伸閱讀)、肘關節、肩關節(延伸閱讀)

3. 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延伸閱讀)
4. 微創骨折外傷手術

5. 再生醫療自體血小板濃縮液注射(延伸閱讀)

網路掛號:  雙和醫院(請點我可連結網頁)

門診時間:周一上午  周一下午  周三上午  周四下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