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最新文章/熱門文章 / 點下去就對了!!

親愛的好朋友們,歡迎您來訪骨科王智毅的部落格,王醫師目前為台北醫學大學雙和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專精於骨科微創手術,關節鏡手術、人工關節手術及脊椎微創內視鏡手術,這裡有王醫師用心撰寫的衛教文章,感謝各位能撥冗閱讀,也請您不吝留言指教,若有醫療相關諮詢,建議您到門診一趟,才能得到最正確...

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軟骨破損不用等二次手術!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軟骨損傷的新解方】雙和骨科王智毅解析

💥【軟骨破損不用等二次手術!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滑車軟骨損傷的新解方】

🔍 什麼是關節軟骨損傷?

關節軟骨是一層覆蓋在關節表面的光滑組織,能減少摩擦並承受壓力。當軟骨發生損傷,無論是因為創傷、退化,或運動傷害,患者常會出現膝蓋疼痛、卡住感、甚至活動受限。由於軟骨缺乏血液供應,自我修復能力極差,若放任不管,可能會進一步惡化為退化性關節炎。


🩺 傳統的治療方式

  1. 保守治療:包括復健、注射玻尿酸或生長因子(如PRP)。
  2. 手術方式:
  3. 微骨折術(Microfracture)
  4. 自體軟骨移植(ACI)
  5. 自體骨軟骨柱移植(OATS)
  6. 馬賽克骨軟骨移植(Mosaicplasty)

這些傳統手術有時需要二階段處理,或存在供應區損傷、術後癒合不全等風險。

🧬 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技術是什麼?

這是一種創新的手術方式,將患者自體健康軟骨進行微量取樣,立即在手術當下與特殊膠原基質(如生物膠、支架材料)混合後植入缺損處。這樣不僅免去第二次手術培養細胞的麻煩,也能保留修復區域的生物力學特性。

🔬 應用於滑車軟骨(trochlear cartilage)損傷的優勢

滑車軟骨屬於髕骨股骨關節的一部分,負責引導髕骨在屈伸時的運動。這個區域的軟骨因為受力複雜、活動範圍大,傳統修復方法常有癒合不穩、異位骨化或症狀復發等問題。

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的潛在優點包括:

  1. 精準填補缺損區域
  2. 降低異常疼痛及機械性卡頓
  3. 減少復發率
  4. 不需二次取材培養,對年輕運動員尤有幫助

目前部分研究(如BioCartilage、CartiFill等材料)顯示應用於髕骨或滑車區的結果與股骨內側髁類似,疼痛改善與功能分數提升顯著,但仍需更多長期追蹤資料支持。

🧑‍⚕️ 病例分享

一位二十多歲年輕女性,因籃球運動膝蓋撞擊,導致滑車軟骨局部剝離。經MRI檢查確認為 ICRS Grade III 軟骨缺損。考量患者不願意接受多次手術,我選擇使用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技術。術後半年,疼痛大幅改善,膝蓋屈伸順暢,MRI 追蹤亦顯示缺損區域已填補良好。

上圖:關節鏡像顯示軟骨損傷


上圖:清創並準備好接下來要植入軟骨載體的區域

上圖:植入載體,手術完成

✅ 結語:不再等細胞培養,一次手術直接修復!

對於適合的病人而言,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是滑車軟骨損傷的一項明確解方。尤其對於局部性、深度中等以上的軟骨缺損,可以在單次手術中兼顧功能與結構修復,大幅縮短復原時間。


📅 骨科王智毅醫師 門診時間

🏥 雙和醫院(新北市中和區中正路291號)

  1. 週一上午、週一下午
  2. 週三上午、週四下午

🏥 豐榮醫院(新北市新店區安德街26巷3號)

  1. 週二上午

若您有關節軟骨損傷相關問題,歡迎至門診諮詢評估,為您的關節找出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